外观应是乳白色干燥松散流动性好无刺激气味的均匀粉末,如果抱团则含水;颜色晦暗色点多则不纯;味道刺鼻则工艺差;流动卡顿则有灰分,裂纹越大越卡灰分越大,越不纯,添加量则越大。
下面说说简单的动手实验:
1. 溶解法:先小试,手指蘸水揉搓一点胶粉涂开,应该手感细腻无大颗粒感。有颗粒感可能掺假放了重钙,没颗粒感也可能放了轻钙太细溶进去看不出来,这种感觉比较难判断,只能看成膜的柔韧性。然后是取胶粉一小勺,倒入装满水透明水杯中充分搅拌,观察分散速度,有无悬浮颗粒和沉淀,融化部分为乳液成分,不容物为其他材料灰分。
2. 成膜法:取一小勺胶粉,加入2倍重量的水里充分搅拌,放置几分钟,再次搅拌。然后倒在干净玻璃上通风背阴24小时,充分干燥后刮起揭下,成的膜相对越透明光泽越好,弹力越大越好,不容物和杂质越少越好。此成膜不耐水因为保护胶体聚乙烯醇(不耐水)没有被分离,故放入水中会慢慢溶化。
3. 成膜耐水性:需要加入水泥石英砂做的成膜,保护胶体聚乙烯醇被水泥的碱性皂化吸附到石英砂上,这样的膜遇水后不会溶化而二次分散了,放置水中浸泡1H 24H 72H观察耐水性。或是PH值高于8的碱性水溶液做成膜实验(破坏不耐水保护胶体PVA)。
4. 关于PH值和碘溶液实验,如PH试纸检测PH值异常可能存在材料或工艺问题;如胶粉遇碘溶液变靓蓝色,则是胶粉里掺假了淀粉。(这个需要试剂)
5. 1:1的水溶物需要有一定流动性。
6. 刚性和柔性的界定:玻化温度在0℃以下为偏柔性,柔韧性好,粘接力低于刚性;玻化温度在0℃以上为偏刚性,站接力好,柔韧性低于柔性。目前国产一般在5℃左右,好一点的在3℃。但是这些区别在胶粉加量很少的情况下,体现不出来。还是以实际使用性价比和稳定性为准。
质量鉴定到此为止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下面请看图
1,两张差胶粉(上2)与纯胶粉(下1)外观状态对比
2,它们在样品袋中的状态对比
3,胶粉成膜实验
上图2倍水溶液过稀薄,成膜如下图,教薄还脆:
上图为2倍水溶液,粘稠度过大,成膜如下图(钙粉等无机料含量过大,成膜直接类似腻子粉状态)
下图为普通乳胶粉和优质乳胶粉成膜柔韧性对比图(右图柔韧性明显高于左图很多)